bet356手机版_bet356体育在线_中国体彩网官网推荐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要闻动态 > 营口要闻 >  正文

红色文化+乡村旅游,小山村变“网红”新地标

来源:营口日报

作者:王佳蕊 崔玺 张精兵

发布时间:2021-05-07

【字号:

分享:

民谚曾有“一进吕王沟,步步踩石头,土地墙上挂,春种秋不收”的说法,然而,现在的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七一村已经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,全村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5年底的不足3000元增至12700元,是辽宁省脱贫人均标准4400元的2.88倍,实现了全面小康。

4月21日,记者从bet356体育在线:区一路向东南出发,来到位于老轿顶山脚下的七一村。一路上群山渐绿,风景宜人,拔地而起的安全适用住房整洁美观,新修的柏油马路平坦宽敞,村民们在香菇大棚里紧锣密鼓地采摘、搬运,大棚外那一排排太阳能路灯,更显出美丽乡村的风貌……

红色文化

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

“今天,七一村村史馆正式更名为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!”七一村党支部第一书记、驻村工作队队长王鹏,带着记者来到崭新的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,新挂的牌匾上,随风飘动的红绸在阳光下格外抢眼。

七一村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小山村,1947年,吕庆余和王希珍带领贫苦农民开展革命斗争,并壮烈牺牲在此地。为进一步深挖“吕王精神”内涵,传承红色基因,2018年,七一村开始筹建村史馆。

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由原先的70平方米扩建到110平方米,新增和升级了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农副产品展示等区域,丰富和完善了七一村的红色文化。

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,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,七一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,结合辽南第二高峰老轿顶等自然风光和生态优势,开发“红色文化+乡村旅游”项目,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动能。七一村党支部书记万森生长在七一村,对先辈英勇无畏、艰苦奋斗的故事耳熟能详。他说:“七一村的红色基因是祖祖辈辈强有力的精神支撑,当下,我们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,能让游客在多元化的体验中汲取精神力量,传承革命先辈精神。”

乡村旅游

依托生态优势拓展“民宿+”

沿着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往山上走,便是省内外小有名气的木兰山庄。依山而建的木兰山庄风景秀丽,群山环绕,空气清新。在一簇簇映山红的映衬下,颇有些“世外桃源”的美好与静谧。

“今天这拨客人是特意从鞍山来的。”木兰山庄的负责人孙希娥一边忙着摘野菜给客人们“加餐”,一边对记者说道。

孙希娥是土生土长的七一村人,在外漂泊数十年后,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创业,办起了木兰山庄。“我想为家乡摆脱贫困做点事儿!”创业初期并不是一帆风顺,好在孙希娥获得了多方支持与帮助。2020年,七一村投入扶贫资金43万元,在木兰山庄建设了4个民宿客栈,为90户贫困户带来分红。

将木兰山庄打造成当地特色旅游品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。近几年,孙希娥尝试拓展“民宿+”模式,将其他乡村娱乐项目整体打包,让游客们不仅能在木兰山庄安静发呆,还能体验到钓鱼、看蜜蜂采蜜、采摘水果、品尝特色农家菜等丰富的乡村娱乐项目,吸引了不少年轻人。

昔日小山村

变“网红”新地标

今年52岁的孙希娥每天忙得不可开交,打理民宿、采摘山货、养殖黑猪……她将工作画面、木兰山庄一年四季的景色拍摄下来,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。孙希娥也没想到,自己这个短视频“小白”做的视频会吸引4.9万粉丝。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孙希娥的视频看到美丽的木兰山庄,被老轿顶山的自然风貌“圈粉”,将这里视为乡村旅游的“网红”新地标。

“远道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!”孙希娥不光通过网络平台将游客“引”了进来,也通过直播将大山里的农副产品“推”了出去。“我们的榛蘑、香菇等农副产品都是紧俏货,很多时候供不应求,销路一打开,村民们也一起尝到了甜头!”

忙完一天的工作,孙希娥会站在木兰山庄眺望远方。眼前的风景孙希娥已经看了几十年,一草一木是那样的熟悉,又那样的新鲜。“我小时候就住在这半山腰上,那时没有路,上下山只能抓着路边的树枝手脚并用地爬。”看着直通山上的水泥路,孙希娥感慨万分。

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过去的小山村“活”在孙希娥和七一村村民遥远的记忆中,现在的七一村,已实现全面小康的嬗变,正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!

  • 附件:
  • 视频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